此前,小米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在该事件中暴露出新能源的两大问题。车辆自燃和智驾问题,一时间成为了不少消费者口诛笔伐的点。
就在此背景下,可以看到相关部门连续发布了不少“整改政策”,新能源汽车迎来了整改的窗口期。
近日,相关部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其强制规定了动力电池要求电池在发生热失控后至少2小时观察期内无起火、无爆炸,并且所有监测点温度不高于60℃。在此前,对于动力电池规定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
同时,新规还增加了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电池包在直径30mm钢球以150J能量撞击后无泄漏、无起火、无爆炸。针对目前兴起的超快充,新国标要求300次快充循环(SOC区间20%-80%)后仍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防止电池出现性能衰减和安全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从此前行业调研情况来看,截止至2024年2月,已有78%的企业已具备“不起火、不爆炸”技术储备。在此之前,也有车企开始演示底部撞击测试,所以对于不少企业来说,这“最严”新规并非不能办到。
实际上,在去年就有相关部门表示,新能源火灾呈现出两大突出矛盾:一是锂电池热失控的不可避免性;二是灭火救援难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而这次发布的新规,就是为了给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不至于造出更多的悲剧。
2025年作为行业寄予厚望的“智驾平权元年”,不少车企开始了“全民智驾”的战略,但同样小米事件后,车企们都开始“低调行事”了。
此前,蔚来每周二都要发布智能驾驶相关的技术突破和新案例,如今也开始“停更”了;鸿蒙智行还发布了一份《全民出行安全倡议》向广大驾驶员提出安全出行的倡议;小鹏X9营销重点也从智驾变成了智驾芯片了,在香港智驾测试的主角也变成了“车友”。
显然,智驾需要从以往的炫技式,转向了求稳的方向。类似“解放双手”、“有路就能开”等宣传术语也得收敛了,这种过度宣传被指成为误导消费者的主因。
业内人士预测,在“严控”智驾后,车企们的策略将会改变,或许将会转变为“价值战”,如“加配不加价”、延长质保、金融贴息等或将成为接下来的“主旋律”。
近日,理想也宣布了终身质保“接力计划”。而奇瑞等车企,也早就开启了整车终身质保的政策。在智驾被“严控”后,车企们又将开启新一轮的内卷。
日前,有机构发布 3 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报告。其中,3 月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为 51.8%,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断上涨,当月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达 96.5 万辆,同比增长 37%,环比增长 48%。
当新能源汽车的量积累到一定时候,就需要从无序转向有序,制定更多严格的规则,倒逼新能源车企创新,而不再是一味地卷低价。
接下来,车企们还有什么“招数”吸引消费者呢?或许在接下来的上海车展上会有各家的答案。
AMS2024 Exhibition Guide | Comprehensive Exhibition Guide, Don't Miss the Exciting Events Online and Offline
Notice on Holding the Rui'an Promotion Conference for the 2025 China (Rui'an)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and Motorcycle Parts Exhibition
On September 5th, we invite you to join us at the Wenzhou Auto Parts Exhibition on a journey to trace the origin of the Auto Parts City, as per the invitation from the purchaser!
Hot Booking | AAPEX 2024- Professional Exhibition Channel for Entering the North American Auto Parts Market
The wind is just right, Qianchuan Hui! Looking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you at the 2024 Wenzhou Auto Parts Exhibition and composing a new chapter!
Live up to Shaohua | Wenzhou Auto Parts Exhibition, these wonderful moments are worth remembering!
Free support line!
Email Support!
Working Days/Hours!